篇一:照顾太姥姥
太姥姥年事已高,以往都是找个保姆阿姨照顾,过年了,阿姨回家了,我和妈妈决定来照顾太姥姥。
好久没有见到她老人家了,放假和妈妈过去看她,心里不禁很疼:原本太姥姥是个高个的老太太,现在腰也弯了,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伸出手背想拉我手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手背上满是老年斑。这就是我和妈妈将来老的样子吧。
看见我们来,太姥姥格外高兴。她起身翻起被子来。太姥姥的被子旁边是大家来看她的时候,给她买的各种小吃,水果。太姥姥总是喜欢拿给我吃,我其实是不爱吃的,但是,为了让她高兴,总是满脸喜欢的吃着。太姥姥会鼓动着没有牙的嘴唇,问:“宝啊,吃完了我这还有”。这就是爱吧!我能感觉到,我每次去看她,她都特别的高兴。
妈妈做饭的时候,太姥姥总是会说:“冰箱里啊,啥都有,挑宝爱吃的做,我吃啥都行”。妈妈总是给太姥姥做她爱吃的,食物还要软软的。
觉得天气好的时候,妈妈会给太姥姥洗澡。我在旁边帮忙,先准备好热水,再拿好毛巾,等我们照顾她进入浴盆的时候,更是心疼不已:这时的太姥姥的身体怎么觉得没有一点肉了呢,皮贴着骨头,瘦骨嶙峋,皮包骨,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这难道就是风烛残年,这难道就是人生将要走近的终点站……
和妈妈探讨过这样的话题:活着都得有这样一天。
不管咋样,照顾好老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责任。老吾老及人之老!
篇二:生活中的母爱
母爱是言传身教,教我点点滴滴;母爱是伞,为我争风挡雨;母爱是关心,把我当做宝贝……
早上起来穿衣服时,就想起小时候妈妈教我穿衣服的经历;做饭时,想起以前妈妈和她宝贝女儿——我一起发明的“红烧肉”;吃饭时,想起妈妈教我用筷子的样子;去上学时,想起以前妈妈风雨无阻的接我上小学的身影;写字时,想起妈妈手把手教我写好一手好字的情景……
小时候,我有一个小习惯,就是不爱叠被子,早上起来,把被子一蹬就去上学,可每当晚上睡觉时发现被子被叠起来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依旧是这样。“天把我被子叠了?是被子会自己移动吗?”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知道其中缘由,可我要去上学就一直没有机会一探究竟。有一天,妈妈回老家了,晚上回来时发现被子不再移动了。我这才知道这几年来,是谁把我的被子叠好的。
过了三年,我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有一天,妈妈竟然对我说:“莹莹,你要学会自己叠被子了。”妈妈走过来把我拉到床边,先自己叠了一遍,让我看她是怎么叠的,才叫我自己试着叠。看似简单,可叠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我手忙脚乱的做了一番,可被子依旧是一卷乱棉,我有些灰心了。“第一次叠不好,没事,只要你认真学,一定会叠好的。”妈妈开心的对我说。
生活中只要你动手,就会有妈妈的爱,因为你每做一件事时,脑海中都会有妈妈的身影。
篇三:爱是一小块蛋糕
爱是什么?爱是关心的话,爱是主动的帮助,爱是友情的拥抱……但爱,更是一小块蛋糕。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太阳公公探出头,洒出光,轻柔地照着我们,白云也在湛蓝的天上自由翱翔。我正跳着唱着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奶奶,开门!”我一边敲门,一边大声叫着。“唉,孙女来了,来,快进来!”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显得年轻了许多。“奶奶!”我叫着向奶奶扑去,一下扑到她的怀里。“哎呦,呵呵呵!”我把奶奶撞了一个踉跄,可她还是笑声不断。“对了,我去给你拿蛋糕,你先玩啊。”奶奶高兴地说。“恩,好。”我乖巧地坐了下来。“给孙女拿蛋糕去。”奶奶小声说着,她腿不好,走起来是那么缓慢,还有些跛,我看着奶奶,不禁感到羞愧,奶奶真好,还给我留了蛋糕,我却没有经常来看她。
这时,奶奶又回来了。随着她的拖鞋拖到地上发出的“踏踏”的声音,奶奶端着一块还没有手掌大的蛋糕走来了。她那双粗糙的手里,小心地捧着那块如珍宝似的蛋糕。“来,吃了吧,特意给你留的。”奶奶伸出手,颤微微地把蛋糕递给我。我的视线顿时模糊,眼泪在眼眶打转。我努力地控制住自己,不让眼泪流下来,怕被奶奶看到,可它还是流了下来,我便装作打了个哈欠,又赶紧用手擦干了眼泪。“困了,那吃完就睡一会儿吧!”奶奶又把那蛋糕递给我,转身去抱出了被子。奶奶长得矮,抱那么大的一张被子,是那么吃力。她努力地把头歪到一边,去看看方向。我就在那吃着那块充满爱的蛋糕,虽然它那么小,两三口就能吃完,但我觉得它比天大,因为那是奶奶的一片爱。我吃完了蛋糕,觉得我的心一直被浓浓的爱缠绕。
爱,不仅仅是关心,不仅仅是帮助,也不仅仅是拥抱,它还是一小块充满爱的蛋糕。
篇四:童年趣事
童年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美不胜收;童年像一首美妙的歌曲,悦耳动听;童年像一罐蜂蜜,美味甜蜜。童年真好啊!
记忆中,那天非常有趣。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春光一照,暖和和的,就像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样温暖,舒服。母鸡昼夜不休地孵化着它的小宝宝。我看见母鸡那么辛苦,决定帮鸡妈妈孵出小鸡。一次,我得到了机会,鸡妈妈出去寻觅食物,我快速捧起了一个鸡蛋,拿回了房间,放在电灯下。晚上,我洗好了澡,准备回房间休息时,发现鸡蛋孤零零地立在电灯下。于是,我把鸡蛋也放进被子里,一同休息。早上一起来,就听到了咔嚓声,我立刻把被子掀开。结果,为时已晚,鸡蛋已经破了。我吓得哇哇大哭,惊醒了正在熟睡的爸妈。他们急忙跑了过来,说:“孩子,是不是又做噩梦了?”我说:“不是,是我把要孵的鸡蛋压碎了。”爸妈听了,都捧腹大笑,说道:“孩子,要想孵出小鸡,需要高温,我们在没有特殊技巧下是做不到的,只有母鸡可以。”我听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看,我的童年是多么美好,童年的我们是多么天真可爱啊!
篇五:哭的自由
哭,这个大家自小就非常熟悉的字眼。
当你呱呱坠地时,伴随着你来到这世界上的是哭声;当你在学走路而不小心摔倒时,陪伴着你的是哭声;当你被父母、老师、同学冤枉后,随之而来,涌上眼眶的也是那难过的泪水。
从小到大,家里人都没有哭的习惯。因此,家里对哭的限制,家里对我哭的限制,也就无影无声的形成了在家里不哭的习惯,导致我在外面也会留给他人坚强的一面——遇到事情绝不哭。就是因为这种无声无息的限制,让我在外面受了同学的欺负,在家里受到了委屈,也不敢放声大哭,只是低低抽泣,不敢让父母听到哭声。
让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我无法向其他人一样,放声大哭。有一次,我在家里受了我自认为是天大的委屈,心里就像有一座火山,汹涌地翻动着滚滚的岩浆,即刻就要爆发。可是伴随着我的还是浸润了满眼而舍不得流出来的泪水。我躲在被子里,边伤心的哭着,边絮絮地述说着心中的不满与愤慨。记得当时,我哭了很长很长时间。当眼水不由自主地流过脸庞,那汹涌地翻动的岩浆也渐渐恢复平静。
不过,值得我高兴的是,我也放声大哭过一次。那次,在学校突然肚子疼,老师让我拿热水被子捂了好一会,也不见好转,就让我回家休息,让妈妈带我去医院看一看。回到家,妈妈还没下班,爸爸远在外地。无助的我只好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不但没有回来带我去看病,也没有安慰我,而且对我说话严肃又不耐烦。我顿时觉得委屈,跑回房间扑到床上大哭起来。那是我哭得最痛快的一次,毫无顾忌地大哭,大声地喊出心中的不满,直到哭得、喊得喉咙发哑了才罢休。
因为父母一直都不喜欢我哭,所以在以前就算眼泪涌上眼眶,也被我硬憋了回去。现在,我发现我不想那样,我想发泄一下,我不愿强迫自己去做使自己难过的事。
我不哭,是因为如果哭了,得到的无非就是爸爸的“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还有妈妈的“别哭”。这句“别哭”,看似有巨大的力量,其实,在我伤心时,它无非是我的催泪弹,只是使我更加难过而已。
哭的自由,我想我现在也没有获得;我想在以后哭的时候,也不敢放声来哭;我想家里对我哭的限制还是不会改变;我想父母在我哭时给予的“安慰”还会是“哭什么”,“别哭”吧。
我还没有成年,我还没有那么坚强的心理。就算是坚强,那也是无奈的掩饰,来伪装自己内心的胆怯,内心的悲伤。回想着自己一次次无声的哭泣,掩着面叹息自己还没有哭的自由的时候,心里就只是无尽的伤感。
哭的自由,我还没有获得这权利呀!
篇六: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凝视着眼前的空盒子,一个普通至极的盒子它曾承载着欢乐,如今已烟消云散。不觉间,想起那天。
两年前,父亲个我买了一条白色的狗。欣喜若狂的我看着这位新朋友:除了眼珠、鼻子、嘴巴和四只爪子下的肉垫以外,白得没有一根杂毛。看着它憨态可掬的模样,想着它走几步就趴地上的慵懒,我便给它取名为“毛球”。而先前用来放巧克力的盒子则用来盛狗粮。
刚来的那几天,它胆怯极了。就连享受美食也要等我们不在的时候才敢默默品尝。静静的趴在沙发下四处张望,似乎是它的标志性动作。如果你拍拍手,便会先听到四只爪子拍打地面的声音和“砰”的有一声脆响——又撞头碰壁了。
但这种令人习以为常的情况仅仅维持了3天,它便学精明了。它的本性也终于得以释放。
为了防止再被沙发阻隔,它干脆开始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新生活,出于对它的喜爱,我们也给它买了一个被子和一些玩具。可它却常常在被子上摸爬滚打,玩够了又狺狺狂吠,叼着被子满屋乱窜。最后看着满屋狼藉回味着自己的丰功伟绩,意犹未尽。然而,面对一家人的制裁,它也能像对待家常便饭一样,如履平地。
尽管他很会搞破坏,但每逢听到它急切的扒门声,我们在外一天后内心的紧张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心情不好时看到它在身边穿梭,那些负面情绪便会一扫而空,如果你对它吵吵嚷嚷,它也会向你反击。似乎在于你相互逗乐。
可是毛球最后还是被送走了。因为家人们都没有这精力。想到往日我常会因为嫌弃它不干净而将其踢到一边,或者会暴躁地把它关进笼子,我都追悔莫及。家中,再也看不到它拿被子当披风的样子,再也看不到它与拖把斗智斗勇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它焦急等待的声音了。这些原来寻常的一切也随之而去了。
母亲用当时毛球情有独钟的拖把劳碌着,我望着眼前的空盒子,想着昔日的快乐,微笑间,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篇七: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说起我班的“牛人”,那话题就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了。
第一位,是我们的“暴力班长”——安静。她家人给她取名叫“安静”,却实在名不副实。她为人热情,脾气火爆。
记得有一回,放学后在寝室里,我和陈陈说了一句她的“坏话”,不小心被她听到了,就见她杀气腾腾地走了过来,我暗叫“不好”赶紧卧倒,把被子拉开防御“敌人”。她狠狠地压在我身上,掐着我的脖子,我被捂在被子里,闷得快要喘不过气来,还好旁边的一个同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才阻止了一场“凶杀案”的发生。我终于“重见天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她回了自己的床铺,还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对陈陈和我说:“看你们还说不说我,哼!”我在心里暗暗叫苦。
第二位,就是“语文牛人”——XXX了,在我的同学中,语文好的大多是女生,直到八年级和他一班,我才知道,原来男生的语文也可以好到这种地步。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他每次回答问题,总是能一针见血地说出这道题的要害,使我们肃然起敬,自愧不如。
牛人都在我班,走过路过别错过啊!
篇八:拾起身边的阳光
漫长的黑夜下,原本喧嚣的街道变得寂静了,风轻轻地指过地上的落叶,月光也爬上了窗台。
零星的几户灯光并没把街道照亮。夜,那么深遂,好么静谧。独自一人坐在卧室的书桌前,手中紧握的笔伴随大脑的思考挪动着。风轻轻地将窗帘吹起,忽而又落下,月光透过玻璃在窗帘上跳动着。停下笔,眺望那黑夜中一轮明月,它并没有将整个大地照亮,它也没有北斗的作陪,它更没有牛郎织女的作伴,只是独自地像我一样孤零零地挂在那漫漫长夜中。冷风贯进自己的身体里,与每一处肌肤接触,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门轻轻地被推开了,我傻傻地看着天空。香浓的气味让我回头看见母亲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出现在眼前。我接过奶茶,手上,心里都是暖暖的。香味瞬间在小屋里弥漫开来,等我迟迟转过头时,门已经掩上了,母亲悄悄地走了。捧着浓浓的奶茶,看着那月亮,心里浮出“其实,我并不像你那孤单”的想法,嘴角轻轻上扬。呆是,当看到那紧闭的房门,忽然想起母亲临走时那瘦弱的身影,又多看了一眼月亮,或许,它此时正在那空中嘲笑我吧!房间奶茶的香味渐渐消失了,我放下奶茶,低下头。我翻开日记,又嵌上了一份重重的爱。
月光从这一边跑到那一边,钟表秒针转过的声音在小屋里格外突出。风也更大了,窗帘被吹得更加高了,我停下笔,关注了窗户。看着钟表,已经到了深夜,我收起书马上又蜷进被子里。手刚准备关掉灯时,门开了。母亲拿着一床厚厚的被子进来了,听着她说:“天气变凉了,多加一床被子吧!别着凉了。”我“哦”的一句算是回答了。母亲转身离去,看着微弱灯光下母亲劳累后疲惫的身影,眼眶中一阵湿润。她停下脚步嘱咐着早点睡后就走出了房门。我依然没有说话,眼眶中更加湿润了。
我钻出被子,拿出日记,又在最后附加了一句话。妈,其实我也爱你。关上日记,被窝里犹如一个小太阳,给我暖暖的阳光。
月光爬上了屋顶,母亲温暖的身影在我脑海中浮现,一件两件三件……好像母亲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我们。
其实母爱就在我们身边,母爱如阳光能温暖我们的心,我们也就在时常拾起身边的阳光。
篇九:父亲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高大的形象,他是无私的,他是善良的,他是坚强的。而我心中的那个高大的形象就是——给了我生命的父亲。
父亲是个为了生活背井离乡的工人,虽然他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能够让我呼风唤雨的金山银山,但是他却有为了我的生活而努力拼搏的真情!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当别人正在享受着春风拂过脸庞的舒适时,他却已经在感受一百多斤的重量压在肩上的痛苦了;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当别人躲在清凉的空调房里拒绝太阳的洗礼时,他却已经在“大熔炉”里接受千锤百炼了;在金风送爽的秋天,当别人在欣赏满地金黄的世界时,他却只能开着隆隆作响的货车在大街小巷中漫无目的寻找买主;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当别人都懒洋洋的卷在被窝里时,他却早早的起床,在寒风中挥洒着热汗。在我们的眼中一年四季都有一番不同的景象,而父亲对这四季的评判却被沉重的家庭重担压得无影无踪。
被他坚不可摧的外表掩盖住的那颗为父的关爱之心不止一次在安静的夜晚为我点亮,让我怀着幸福渐渐入睡。每到夜深的时候,不安就驱动着我把被子蹬到了一边,从而使寒冷一直围绕在我的身旁,每当这时总有一张带着温度的大手小心翼翼的为我盖好被子,我迷迷糊糊的睁开眼时却总能看到他宽厚一笑,等我再次去梦乡傻笑时,才能听到那蹑手蹑脚的脚步声。虽然那时我并不清醒,但是我体会到的父爱却是刻骨铭心的。
父亲钢铁般的毅力让我感受到了刚劲有力的爱!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明白了默默无声的爱!
篇十:心中的阳光
阳光,她总是温暖的;母爱,她总是伟大的。母亲对我们的爱,无处不在。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母亲的光辉似阳光,照进我年幼无知的内心,母爱像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稳当地走着,慢慢的成长。
记得刚上一年级,妈妈送我到学校,与老师报道之后,妈妈就要回去,我哪许她离开我呢?于是亦步亦趋地跟在母亲身后,不愿分开,妈妈去到哪,我就去到哪。母亲把我带到校园的长椅上,坐着与我聊天,可聊着聊着母亲突然说她要回去了,原本就十分低落的我,听到后直接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母亲看着非常为难,我以为我哭了,妈妈就会带我走,但没想到妈妈却狠下心来跟我说。:“小双,你要是学会独立,不能这么依赖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总不能照顾你一辈子。”然后去买了张电话卡,给我说:“想家的时候就可以去打电话。”说完就将我送到班主任那里开了,望着母亲渐行渐远,背影越来越模糊,我暗自垂泪,却不再大声哭出来了,因为我要学会独立。
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因开学离开妈妈而落泪了。母亲为我做的很多事虽然已经印象模糊。但还有一件事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那是在五年级的某一天,由于天气突然降温了,一大早母亲就打电话给班主任问我要不要她送厚被子给我。我怕麻烦了母亲,硬跟她说不用。可没想到母亲在第一节课就来了,她抱着厚厚的被子一直站在教室外。等我下课了才跟我回宿舍帮我铺上毛毯,被子。她一边铺着毛毯,一边问我近来学习怎么样?与同学相处的好不好。我只是一个劲的点头,母亲临走时还叮嘱我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讲。后来星期五那天回家时爸爸跟我说了,妈妈那天等我下课的时候被寒风直吹,当天晚上就发烧了,我一下子热泪盈眶。
在我眼里,在我心里,妈妈就是我的避风港。什么难事,好像有了妈妈就都能迎刃而解。母亲是我心中的一缕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照耀着我让我勇敢无畏的前行。